龍華區福城街道形象宣傳片發布 與福城一起出發 繪就現代化城區
站在高處遠眺,看到塔吊聳立、運輸車輛穿梭往來,九龍山數字城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看到一座座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公園廣場,似一顆顆珍珠點綴在四面八方……這里,是位于經濟特區中軸之北、迎來騰飛發展的龍華區福城街道。
“如果,向前一步,一段全新的征程將為你開啟?!比涨?,在“榜樣的力量”七一主題黨課上,福城街道形象宣傳片《與福城一起出發》正式上線,從一個外來青年的視角,帶領觀眾感受飛馳發展的數字產業、躍動不止的奮斗文化、煙火氣十足的美好生活,全面展現了福城街道高質量推動城市建設的盎然生機和奮進活力,引起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
作為龍華區加速構建“一圈一區三廊”發展格局中數字經濟圈的重要發展片區,福城地處梅觀創新產業走廊和龍瀾智造走廊的重要節點,占據了龍華發展數字經濟的C位。近年來,福城街道迸發創新活力,全面推進“數字新城、智造高地”建設,一幅“產城人”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區新畫卷正在加速繪就。
龍頭引領 產業發展朝氣蓬勃
在富士康福城園區的“熄燈工廠”,從自動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補正到智慧物流的完整生產流程,均由機器人自主操作,可實現關燈狀態下的全自動化作業。在深圳市世宗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14米長的生產線上,5.5秒是一片手機配件的“出生”歷程,點膠、檢測、保壓等十幾道工序不需要人工參與;數字化賦能下,富潤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從最初的現代化大生產正逐步轉型為針對不同客戶的定制化、個性化生產……
透過宣傳片,一幕幕高科技生產場景接續上演,這正是福城制造企業向“智造”轉變的縮影。5年多來,依托以富士康為首的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發展,福城街道形成了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電子信息業為支柱的產業格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原來的百億元邁入了現在的千億“俱樂部”,是名副其實的“工業重鎮”。
目前,福城街道高端制造業企業集聚,擁有“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旗下的泰衡諾科技、埃富拓科技等眾多行業翹楚,轄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占比不斷攀高,數字產品制造業支柱作用越來越明顯,在應用方面發展的潛力越來越大,行業發展增速穩步提升,已成為轄區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
地處“一圈一區三廊”中的數字經濟圈核心區,龍瀾智造、梅觀創新兩條經濟走廊穿行其中,“數字新城”風勁帆懸,鏖戰正酣。未來,福城街道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理念,全力推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協同發展,加快建成一批布局合理、產業集聚的現代產業園區。
配套升級 加快打造人才高地
“房子很寬敞,馬上就能把你們接過來了!”宣傳片中,在福城街道人員的帶領下,來深建設的青年推開申請到的保障性住房的大門,看見舒適干凈的居住條件,高興地給妻子打電話報喜。
一座留得住人、更留得住心的城區,不止于產業發展根深葉茂,要在于能讓群眾在此安居樂業。按照“產城人”深度融合的發展理念,福城街道全力完善軌道交通、人才保障住房、三甲醫院、優質學校等公共配套設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路擴城,拉大城市框架。近年來,福城街道建成恒生路、畢輝路、桔坑路等10條道路,新增道路里程2.8公里、非機動車道4.1公里,順利完成打通“斷頭路”工作任務;全面推進天和南苑、萬科啟城、人民路等15個區域路網建設,加快打通主干道大循環、構建內部道路微循環,居民出行條件大幅改善。
此外,福城不斷集聚更加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衛生資源,增強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行知學校建成并投入使用,福城實驗學校招生辦學,新增學位1260個;福城現有公立醫院龍華區中心醫院以及民營醫院偉光醫院,2021年,區中心醫院成功躋身“三甲”,醫療水平不斷提擋升級。
大型公園和場館也陸續建成。福城已有社區公園21個,口袋公園36個,初步形成“城市公園-社區公園-街心公園”三級公園景觀格局;建成了福安雅園街心公園、田背公園、茜坑老村帶狀街心公園二期3個公園和環富士康片區奮斗者廣場,九龍山體育公園、龍華區圖書館陸續開館,群眾生活休閑空間進一步拓展。
山水相依
城區品質日新月異
站在福城街道田背公園遠眺,曾經荒草叢生的臭水溝,如今變成了精致的“打卡地”,沿路青草依依、花香斗艷,市民在步道上悠閑漫步,享受著這片“城市綠肺”帶來的愜意生活。
不止是田背公園,同樣由灘涂荒地改造為公園的還有觀瀾河濕地公園。沿著水清岸秀的岸邊,河流中游的濕地化改造讓人眼前一亮。
宜居,同樣離不開好生態。從人跡罕至的郊野荒地,到游人如織的生態綠地,福城街道大力推進水污染治理,改善市容市貌,全面提升轄區居民生活品質,并在市容環境整體提升上大筆墨采用綠植,“開窗見景、出門見綠”正在變成現實。
兩山環抱,三廊齊聚。近年來,福城街道啟動“福城南北綠環”項目,推進南綠環項目一期、二期工程等9個公園前期規劃和施工,建成金湖灣等4個公園,依托現有道路、河流等資源串聯自然山水、城市公園綠地,塑造福城特色全域綠化系統。如今,福城森林覆蓋率30.44%,林木綠化率30.50%,擁有九龍山、大水坑、茜坑水庫等山水生態景觀資源,觀瀾河生態長廊穿境而過,穿過一條條綠道,連起一座座公園,串起近在咫尺的“詩意生活”,為這座“數字新城”注入了濃厚的生態底色。(張璇 高健桓 曾虹)